【 自 學 要 求 】
一、《雖有嘉肴》是《禮記·學記》中的一段。想一想,其中有關學習的觀點,是否仍適用于今天?《大道之行也》是《禮記·禮運》中的一段,是孔子對學生言偃說情情愛愛的一番話。體會一下孔子說話時的情緒。
二、朗讀課文,注意其中一些詞語古今意義的不?同。
三、背誦《雖有嘉肴》?,說說這篇短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作者是怎樣進行論述的。
四、背誦《大道之行也》?,歸納一下儒家的大同社會理想包括哪些方面。
五、這兩則短文多運用對偶句,造成鋪排效果,增強了文章的氣勢。試從兩篇中各舉一例加以分析。
六、解釋下列加橫線的詞語,注意古今意義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1、故曰:教學相長也
2、不獨子其子
3、男有分,女有歸
4、貨惡其棄于地也
5、盜竊亂賊而不作
七、下面是《禮記·學記》?中的一些格言警句,查閱工具書,結合自己的學習經(jīng)驗,談談你的理解。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2、時過然后學,則勤苦而難成。
3、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4、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題解】
本文選自《禮記正義》(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抖Y記》又名《小戴禮記》、《小戴記》,是戰(zhàn)國至秦漢間儒家論著的匯編,是四書五經(jīng)之一,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選集,它細致地規(guī)定了各種祭祀、 職位以及重要事件的標準化禮儀流程,是古代中國人的日常行為規(guī)范。共二十卷四十九篇(原本四十六篇,因《曲禮》《檀弓》《雜記》三篇內容過長,大多版本將其分為上下篇,故說四十九篇)。據(jù)傳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學生們所作,西漢禮學家戴圣所編,成書于漢代。
【作者】
戴圣(生卒年不詳),字次君,祖籍梁國甾縣(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出生于梁國睢陽(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qū))。西漢時期官員、學者、禮學家、漢代今文經(jīng)學的開創(chuàng)者。后世稱其為“小戴”( 史稱其叔父戴德為“大戴”)。
【原文一】
雖 有 嘉 肴
雖[1]有嘉肴[2],弗食,不知其旨也[3];雖有至道[4],弗學,不知其善[5]也。是故[6]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7]。知不足然后能自反[8]也;知困然后能自強[9]也。故曰:教學相長[10]也?!秲睹?/strong>[11]曰:“學學半[12]”,其此之謂乎[13]!
【題解】
本文節(jié)選自《禮記·學記》,題目是編者加的。
《學記》是中國古代一篇教育論文,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專門論述教育和教學問題的論著。一般認為是戰(zhàn)國末期思孟學派的作品,據(jù)郭沫若考證,其作者可能是孟子的學生樂正克。
《學記》全文20節(jié),計1219字。篇幅短小,精焊,但內容豐富、深刻,文字言簡意賅,喻辭生動,系統(tǒng)而全面地闡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學的制度、原則和方法,教師的地位和作用,教育過程中的師生關系以及同學之間的關系,是對我國先秦時期教育思想和教育實踐的概括和總結。
【注釋】
1、雖:連詞,雖然,即使。
2、嘉肴(yáo姚):美味的菜。嘉,好、美。肴,用魚、肉做的菜。
3、弗食,不知其旨也:不去品嘗,就不知道它味道的甘美。“食”,動詞,吃。“其”代詞,指代“食”的對象。“旨”,味美。
4、至道:最好的道理。至,達到極點。
5、善,良好。
6、是故:連詞,因此,所以。
7、困:困惑。
9、自強(qiǎng搶):自我勉勵。強,勉勵。
10、教(jiào叫)學相長(zhǎng漲):意思是教和學是互相推動、互相促進的。
11、《兌(yuè越)命》:即《說命》,《尚書》中的一篇。
12、學(xiào效)學(xué穴)半:教別人,占自己學習的一半。第一個“學”是教的意思。
13、其此之謂乎:大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其,表示推測。
【譯文】
即使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嘗,就不知道它味道的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學習,就不知道它的好處。所以學習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會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知道了自已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思;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勵自已。所以說:教和學互相促進。《尚書·兌命》說:“教人是學習的一半。”這話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導讀】
課文共五句,可分為四層。首句是第一層,先以“嘉肴”與“至道”做類比,指出學習的重要性:做好了一桌美味的菜肴,如果只是看著,不親自去嘗嘗,永遠不知道滋味如何;同樣,有再好的道理,如果不去學習,永遠也不知道它的好處。第二、三句是第二層,言在同一個主體身上,學與教互相促進。正因為學習是體驗“至道”的最好途徑,自然也只有學習了之后,才能了解自己認識上的不足;只有把知識教給別人,也才能知道自己哪些地方真正懂了,哪些地方還不懂。而知道了不足,才能自我反思;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才能自我鞭策,更努力地去弄懂。由此,經(jīng)過前文層層推導,進入第三層,得出了第四句的結論:教學相長,即教人和學習是互相促進的。最后一句,即第四層,引用《兌命》中的話“教人是學習的一半”作為佐證,進一步加強論證。
需要注意的是,課文所講的“教學相長”與現(xiàn)代意義上的“教學相長”并不是一個概念。課文所講的“教學相長”是一個人學習成長的過程:一方面,“學然后知不足”,而后“自反”;另一方面,“教然后知困”,而后“自強”。在同一個主體的身上,學與教互相促進。而在現(xiàn)代教育學意義上,“教學相長”是對師生關系的一種描述,“教”“學”是兩個主體,強調的是教師和學生的互相促進。教師不僅僅是講授者,他本身也在教學中受到教益;學生在被教的同時,也反過來對老師有所啟發(fā)。比如學生對某一問題的回答可能會激發(fā)教師的思維,使他對問題認識更深入;學生提出的某個疑問,可能也正是教師自己理解上的難點;等等。這種“教學相長”和教學各半的原理是極可寶貴的見解,既強調教育者自己要親身學習,體驗道,了解自己的不足,并自我反思,同時強調教育者在教的過程中,也會深化認識,發(fā)現(xiàn)自己理解上不透徹的地方,并努力改進。“不足”與“困”是學者進取的不竭動力,亦是學者立身的起點。
【原文二】
大 道 之 行 也
大道[1] 之行[2]也,天下為公[3],選賢與能[4],講信修睦[5]。故人不獨親其親[6],不獨子其子[7],使老有所終[8],壯有所用[9],幼有所長[10],矜、寡、孤、獨、廢疾者[11]皆有所養(yǎng)[12],男有分[13],女有歸[14]。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15];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16]。是故[17]謀閉而不興[18],盜竊亂賊而不作[19],故[20]外戶而不閉[21],是[22]謂[23] 大同[24]。
【題解】
本文節(jié)選自《禮記·禮運》開頭部分的一段話,題目是編者加的。
《禮運》為今本《禮記》的第九篇。全文借孔子對旁邊的子游“喟然而嘆”,論述了禮的起源、運行與作用, 反映了儒家的政治思想和歷史觀點,尤其是書中的“大同”思想,對歷代政治家,改革家都有深刻的影響。
【注釋】
1、大道: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時代的政治制度。
2、之行:施行。之,助詞,取消句子之間的獨立性,不譯。行,施行。
3、天下為公:天下是公共的。為,是,表判斷。
4、選賢與(jǔ)能:選拔推舉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賢,指品德高尚。能,指才干出眾。與,同舉,推舉,選舉。
5、講信修睦(mù):講求誠信,培養(yǎng)和睦氣氛。信,誠信。修,培養(yǎng)。
6、不獨親其親不只是愛自己的父母。獨,單獨,單單,只。第一個“親”用作動詞,以……為親。第二個“親”指父母。
7、不獨子其子:不只遇疼愛自己的子女。第一個“子”用作動詞,以……為子,第二個“子”指子女。
8、有所終:能夠善終。終,終老,終其天年。
9、有用:能夠發(fā)揮自己的才能,為社會效力。
10、幼有所長:一般釋為“幼童能順利地成長”。 “長”讀“zhǎng”,意為成長。也可讀成“cháng”,釋為“特長”“長處”“一技之長”。
11、矜(guān)、寡、孤、獨、廢疾者:矜,通“鰥”,老而無妻。寡,老而無夫。孤,幼而無父。獨,老而無子。廢疾者,殘疾人。者,……的人。
12、有所養(yǎng):得到供養(yǎng)的地方。所,……的地方。
13、男有分(fèn):男子有職務。分,職分,職守。
14、女有歸:意思是女子有歸宿。歸,指女子出嫁。
15、貨惡(wù)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財貨,憎恨把它扔在地上,但并非自己想私藏。貨惡,賓語前置。惡(wù),憎惡。 藏,私藏。于,介詞,在,到。
16、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力氣,憎恨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并不是為了自己的私利。
17、是故:即“故是”,可譯為“因此”“所以”“這樣一來”。
18、謀閉而不興:奸詐之心閉塞而不會興起。興,發(fā)生。
19、盜竊亂賊而不作:盜竊、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發(fā)生。亂,指造反。亂賊:指作亂害人的事。作,興起。
20、故:所以,因此。
21、外戶而不閉:門從外面帶上而不關閉。外戶,從外面把門帶上。
22、是:這。
23、謂:叫做。
24、大同:指理想社會。同,有和、平的意思。
【譯文】
這篇文言文是《禮記·禮運》開頭部分里的一段話,通過對理想中的社會特征的描述,闡明了儒??(人人)講求誠信,培養(yǎng)和睦的氣氛。所以人們不單單贍養(yǎng)自己的父母,也不只撫養(yǎng)自己的兒女,讓老年人能終其天年,中年人能為社會效力,幼童能順利成長,讓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幼而無父的人、老而無子的人、殘疾人都能得到社會的供養(yǎng),男子有職務,女子有歸宿。對于財貨,人們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為,卻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們都愿意為公眾之事竭盡全力,而不一定為自己謀私利。因此奸邪之謀不會發(fā)生,盜竊、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再興起,所以(家家戶戶的)大門都不用關閉,這所說的就是理想社會。
【導讀】
這篇文言文是《禮記·禮運》開頭部分里的一段話,通過對理想中的社會特征的描述,闡明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表達了“天下為公”的思想。
全文共5句話,根據(jù)文意,可分為三層。
第一層“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概述大同社會的根本特征。
第二層“故人不獨親其親……不必為己。”詳述“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
這三句話可以歸納為三個方面:(1)滿足生存需要,人人都能得到全社會的關愛。“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把奉養(yǎng)父母、撫育兒女的心意擴大到其他人身上;“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各個年齡段的人或者說人一生中的各個階段都能受到應有的照顧,得到合適的安排;“矜、寡、孤、獨、廢疾者”這五種需要特別關愛的人都能得到應有的生活保障。(2)滿足發(fā)展的需要,人人都能安居樂業(yè)。“有分”就是有穩(wěn)定的職業(yè),能安心工作;“有歸”就是男女婚配及時,有和樂的家庭。(3)滿足精神愉悅的需要,貨盡其用,人盡其力。“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是說人們珍惜勞動產品,但毫無自私自利之心;“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說人們在共同勞動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為恥,都能盡心竭力去工作,工作著并快樂著,把共同勞動看作是分享快樂。
第三層“是故謀閉而不興……是謂大同。”總結全文。
這層選擇了一種特殊的總括方式,拿現(xiàn)實社會跟理想的“大同”社會作對比,從而順理成章地指出,現(xiàn)實社會中諸多現(xiàn)象如搞陰謀、盜竊財物、作亂等在“大同”社會中將不復存在,代之而興的將是一個“外戶而不閉”的和平、安定的局面。這其中已經(jīng)折射出現(xiàn)實社會的真實情形:社會變亂紛乘,動蕩不安;爾虞我詐,人人自危;盜賊橫行,混亂不堪。
文章緊扣“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表達作者追求的是安定、和平、幸福、平等的生活。因為作者是生活在變亂紛乘的春秋末期,所以對人類美好的社會生活充滿了向往,迫切希望出現(xiàn)一個太平盛世。這就是作者描繪的“大同”社會。
“大道之行也”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宏偉瑰麗的社會藍圖。在那里,人們生活著并快樂著。
盡管這個理想社會在小生產的基礎上不可能成為現(xiàn)實,但兩千多年來它一直是許多進步思想家和社會改革家心中永不磨滅的夢。就是這個夢,牽系著古圣先賢,牽系著時人,讓我們齊心協(xié)力,為這個美好的夢的實現(xiàn)而加倍努力吧!
【附:參考資料】
一、對偶
對偶,俗稱對子,在詩詞曲賦等韻文中稱為對對仗,是用字數(shù)相等、結構形式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來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意思的修辭方式??梢妼ε迹?/p>
1、是一種修辭方式。
2、是由兩個句子或詞組組成。如: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岳墳對聯(lián):青山感到榮幸的是墳里埋著抗金名將岳飛的忠骨,白鐵感到恥辱是墳前跪著的是用它鑄造的秦檜等人的像) “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勸學:登上高處向人們招手,手臂并沒有加長,可是老遠的人也可以看見;順著風勢呼喊,聲音并沒有加大,可是聽到的人卻覺得很清楚),上下句相對。
“峰回路轉”“曉風殘月”“羽扇綸巾”,是同一句中的上下兩詞語互相對偶。
3、這兩個句子或詞組,一要在形式上對稱均衡,即字數(shù)相等,結構相同;二要意義相關,即意思相近或相反。如: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絕句:兩只活潑的黃鸝在翠綠的柳樹之間歌唱,一行白露以整齊的隊伍飛上青天),上下聯(lián)字數(shù)相等,結構相同。其中,“兩個”對“一行”,都是量詞。“黃鸝”對“白鷺”,都是名詞。“鳴”對“上”,都是動詞。“翠柳”對“青天”,都是名詞。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阿房宮賦:六國結束,四海統(tǒng)一。蜀山樹木砍光了,阿房宮才建造起來),這里“六王畢”與“四海一”相對,都是主謂詞組,“蜀山兀”與“阿房出”相對,也都是主謂詞組,且“六王畢,四海一”與“蜀山兀,阿房出”相對。
對偶句,常見的有三類:
一是正對,即上句和下句在意思上是同類的,或相似、相近,或相補、相襯的對偶。如:“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二是反對,即前后兩個句子在意思上是相反的對偶。如“滿招損,謙受益。”“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三是串對,又叫連對,流水對,它是前后兩句在意義上有連貫、因果、條件、轉折等關系的對偶。如“才飲長江水,又食武昌魚”“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對偶是富有中國作風、中國氣派的修辭格式。對偶句形式工整、勻稱并節(jié)奏鮮明,音調和諧,便于記憶和傳誦;對偶句前后呼應,互相映襯,對比鮮明,語言凝煉,能增強語言的表現(xiàn)力,會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從古到今,在詩歌、散文等文藝作品中,都有大量的對偶修辭手法的運用。
二、“補白”導讀
孔子過[1] 泰山側,有婦人哭于墓者而哀[2]。夫子[3]式[4]而聽之。使[5]子貢[6]問之曰:"子之哭也,一似[7]重有憂[8]者。"而曰:"然。昔者吾舅[9]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10]又死焉[11]。"夫子曰:"何為不去[12]也?"曰:"無苛政[13]。"夫子曰:"小子[14]識[15]之:苛政猛于[16]虎也!"
【題解】
此兩則故事節(jié)選自《禮記·檀弓》。
【注釋】
1、過:路過。
2、哀:傷心,悲痛。
3、夫子:古代對師長的稱呼,這里指孔子。
4、式:同軾,車前的扶手橫木,這里用做動詞用,意為扶著軾。
5、使:派遣,讓。
6、子貢:端木賜(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56年),復姓端木,字子貢(古同子贛),以字行。春秋末年衛(wèi)國(今河南鶴壁市??h)人??鬃拥牡靡忾T生。
7、壹似:確實像,很像。一,真是,實在。一似重有憂者:好像有很悲傷的事情。
8、重有憂:連著有了幾件傷心事。重,重疊。
9、舅:當時稱丈夫的父親為舅,即公公。
10、子:孩子。
11、焉:于此。
12、去:離開。
13、苛政:包括苛刻的政令、繁重的賦役等。苛:苛刻,暴虐。
14、小子:古時長者稱晚輩的稱呼。這里指孔子稱他徒弟。
15、識(zhì):通“志”,記住。
16、于:比。
【譯文】
孔子路過泰山旁邊,見到一個婦女在墳墓前哭得很傷心??鬃佑檬址鲋囕Y側耳聽。他讓子貢前去詢問。子路走到女子身旁,說:“聽您的哭聲,真像一再遇上憂傷的人”。婦女于是說道:“是的。以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咬死了,我的丈夫也被咬死了,如今我兒子又死于虎口,我怎能不傷心呢?”孔子說:“那您為什么不離開這里呢?”婦女回答說:“(因為這里)沒有殘暴的征稅啊。”孔子沉默了一會,對學生們說:“你們記住,殘暴的政令比老虎還要兇猛害人啊!”
【寓意】
這則小故事,以孔子的情感發(fā)展為主線,通過“苛政”與“猛虎”的絕妙對比,形象而又深刻地揭示了“苛政猛于虎”的本質,發(fā)人深省。
(二)嗟來之食
齊大饑[1],黔敖[2]為食[3]于路,以待餓者而食之。有餓者蒙袂[4]輯屨[5],貿貿然來[6]。黔敖左奉[7]食,右執(zhí)[8]飲,曰:“嗟[9]!來食。”揚其目而視之,曰:“予[10]唯[11]不食嗟來之食,以至于斯[12]也。”從而[13]謝[14]焉;終[15]不食而死。
【題解】
《嗟來之食》,即帶有不敬意味的施舍。
【注釋】
1、大饑:嚴重的饑荒
2、黔敖:春秋時期的貴族。
3、食(sì):同“飼”,把食物給人吃。
4、蒙袂 (mèi):用衣袖遮著臉。袂,衣袖。
5、輯屨 (jù):拖著鞋子。屨,古代用麻、葛等制成的鞋。
6、貿貿然:昏昏沉沉的樣子。
7、奉:給予,送。這里是“遞給”的意思
8、執(zhí): 端
9、嗟:打招呼的的聲音,相當于“喂”,含有輕蔑侮辱的意思。
10、予:代詞,
11、唯:在句中起連接作用,“因為”。
12、斯:此。這種地步。
13、從而:于是。
14、謝:辭謝。
15、終:最終。
【譯文】
齊國發(fā)生了嚴重的災荒。富人黔敖熬了粥擺在大路邊,用來給路過饑餓的人吃。有個饑餓的人用袖子蒙著臉,拖著鞋子,昏昏沉沉地走來。黔敖左手給他食物,右手端著湯,說 道:“喂!來吃吧!”(饑民)抬起頭瞪大他的眼睛看著他,說:“我就是因為不愿吃帶有侮辱性的施舍,才落得這個地步!”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他仍然不吃,最終餓死了。
【寓意】
這則故事,通過不低三下四地接受別人帶有侮辱性的施舍,指出了人應有骨氣,絕不能做出辱沒人格尊嚴的事情。
(全新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