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學 要 求】
一、“伯樂相馬”是一個古老的傳說,講的是春秋時期伯樂發(fā)現(xiàn)千里馬的故事。作者在本文中卻另翻新意,提出一個新穎的觀點:“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作者能這樣認識,與他的經(jīng)歷有關(guān)。韓愈年輕時,曾幾次上書給當朝權(quán)相,希望得到重用,以展才志,但都被冷落。本文可以說是他的一篇不平則鳴之作。閱讀課文,注意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言簡意賅的行文特點。
二、熟讀并背誦課文,說說作者借“千里馬”表達了什么觀點,寄寓了怎樣的情感。
三、這篇短文僅100余字,多次提到“千里馬”,卻不顯得啰唆。作者提到?“千里馬”的方式有哪幾種?各具有怎樣的效果?
四?、翻譯下列句子,注意句子的語氣特點。
1、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2、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3、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4、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五、閱讀下面的短文,結(jié)合課文,寫一段文字,談?wù)勀銓θ瞬艈栴}的看法。不少于300?字。
【原文】
馬 說
唐·韓愈
世有伯樂[1],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2]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3],祇辱于奴隸人之手[4],駢死于槽櫪之間[5],不以千里稱也[6]。
馬之千里者[7],一食[8]或[9]盡粟一石[10]。食[11]馬者,不知其[12]能千里[13]而食也。是[14]馬也,雖有千里之能[15],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16],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17],安[18]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19]不以其道[20],食之不能盡其材[21],鳴之而不能通其意[22],執(zhí)策而臨[23]之,曰:“天下無馬!”嗚呼[24]!其真無馬邪[25]?其真不知馬也!
【題解】
本文選自《韓昌黎文集校注》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這是作者《雜說》四篇中的第四篇。題目是后人加的。作于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間(公元795—800)。
“說”是“談?wù)?rdquo;的意思,是古代一種論說文體。“馬說”即“說說千里馬”或“說說千里馬的問題”。
【作者】
韓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職孟州市)人,漢族,自稱“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
【注釋】
1、伯樂:本名孫陽,字伯樂,春秋時期秦囯人,擅長相馬。
2、而:表轉(zhuǎn)折??墒牵?。
3、故雖有名馬:所以即使有名馬。故,因此。雖,即使。名,名貴的。
4、祇辱于奴隸人之手: 也只能在馬夫的手里受到屈辱(或埋沒)。祇(zhǐ),只,僅。辱,這里指受屈辱而埋沒才能。奴隸人,奴仆,這里指喂馬的人。
5、駢(pián)死于槽(cáo)櫪(lì)之間:(和普通的馬)一同死在馬廄里。駢,本義,兩馬并駕,引伸為并列。駢死,并列而死。于,在。槽櫪,馬槽,喂牲口用的食器,引申為馬廄。
6、不以千里稱也:不以千里馬而著稱,指人們并不知道。以,按照,介詞。稱,稱頌,稱道。
7、馬之千里者:馬(當中)能行千里的。之,助詞。此句“馬”和“千里者”是部分復(fù)指關(guān)系。
8、一食(shí):吃一次。
9、或:有時。
10、盡粟(sù)一石(dàn):吃盡一石粟。盡,這里作動詞用,是“吃盡”的意思。石,十斗為一石,一石約為120斤。
11、食(sì):通“飼”,喂。下文“而食”,“食之”中的“食”讀音和意義與此相同。
12、其:指千里馬,代詞。
13、能千里:能走千里。
14、是:這,指示代詞。
15、能:才能。
16、才美不外見(xiàn):才能和長處不能表現(xiàn)在外。外見,表現(xiàn)在外面。見,同“現(xiàn)”。
17、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想要和普通的馬等同尚且不可能。且,猶,尚且。欲,想要,要。等,相當。不可得,不可能。得,能,表示客觀條件允許。
18、安:怎么,哪里,疑問代詞。
19、策之:策:馬鞭。這里是動詞,用馬鞭驅(qū)趕。之,指千里馬,代詞。
20、不以其道:指不按照(驅(qū)使千里馬的)?正確辦法。
21、食之不能盡其材:喂它,卻不能讓它竭盡才能。材,同“才”,才能、才干。
22、鳴之不能通其意:它鳴叫,卻不能通曉它的意思。
23、臨:面對。
24、嗚呼:表示驚嘆,相當于“唉”。
25、其真無馬邪:真的沒有千里馬嗎??其,表示加強詰問語氣。邪,通“耶”,表示疑問,相當于“嗎”。
【譯文】
世上先有伯樂,然后才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但是伯樂不常有。因此即使有名貴的馬,只能辱沒在馬夫的手里,跟普通的馬一同死在槽櫪之間,不以千里馬著稱。
日行千里的馬,吃一頓有時能吃盡一石糧食。飼養(yǎng)馬的人不懂得它有能日行千里的能力而像普通的馬來喂養(yǎng)它。這樣的馬,雖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吃不飽,力氣不足,才能和品德就顯現(xiàn)不出來。想要和普通的馬等同尚且不可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驅(qū)使千里馬不能按照正確的方法;喂養(yǎng)它,不能夠充分發(fā)揮它的才能;聽千里馬嘶鳴,卻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著馬鞭站到它的跟前,說:“天下沒有千里馬!”唉,難道(這世上)是真的沒有千里馬嗎?恐怕是真的不認識千里馬吧!
【導(dǎo)讀】
“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韓愈《送孟東野序》)韓愈散文中,抒發(fā)不平之鳴的篇章不少,《馬說》便是其中之一。“說”是古代一種議論文體,用以陳述作者對某些問題的看法。雖是議論文體,卻講究文采。《馬說》通篇用的就是托物寓意的寫法,以千里馬不遇伯樂,比喻賢才難遇明主。作者希望統(tǒng)治者能識別人才,重用人才,使他們能充分發(fā)揮才能。全文寄托作者的憤懣不平和窮困潦倒之感,并對統(tǒng)治者埋沒、摧殘人才,進行了諷刺、針砭和控訴。
文章開篇即指出:“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這兩大句是全文的綱。第一大句說明千里馬對伯樂的依賴關(guān)系,因為千里馬和普通馬很難從外表上看出它們之間的差異,沒有伯樂那樣善于相馬的人,千里馬往往不可能被發(fā)現(xiàn)出來。文章用“有……,然后有……”這一句,就是對這種關(guān)系的肯定。第二大句說明千里馬和伯樂二者間的數(shù)量對比關(guān)系:一個“常有”,一個“不常有”。由這兩種關(guān)系就必然要導(dǎo)致這樣一個結(jié)論:千里馬的被埋沒是不可避免的。這就明確了全文所要論述的中心問題。這是論題,強調(diào)伯樂的重要與難得。作者用警句式議論的形式正面提出,提綱挈領(lǐng),不同凡響。
接著作者筆鋒一轉(zhuǎn),從反面圍繞論題,由“難”字展開,層層生發(fā)。首先論發(fā)現(xiàn)之“難”。 正由于“伯樂不常有”,世上缺乏識馬的伯樂,致使即便是名馬,也是“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顯然,要善于發(fā)現(xiàn)名馬并非易事,要有善于識馬的伯樂。其次是飼養(yǎng)之“難”,能行千里的名馬,對于飼養(yǎng)人員來說,應(yīng)當對名馬吃的食料的數(shù)量和質(zhì)量做到心中有數(shù),然而,“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食也”,結(jié)果勢必坑害以至毀滅名馬。不善于發(fā)現(xiàn)名馬,又不按名馬的習性喂養(yǎng),因此要正確使用千里馬也是“難”的 ,“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連一般馬的要求都達不到,哪里能要求它走千里呢?難、難、難,三難之嘆導(dǎo)出了作者路見不平而又愛莫能助的心情,聯(lián)到作者意在言外的用心,十分清楚,這分明是對人才的惋惜呵!
如果說“難”是表現(xiàn)作者自己懷才不遇和窮愁落寞的情懷,那么“憤”則表示作者對封建統(tǒng)治現(xiàn)狀的無情鞭撻。這就是韓愈所說的“不平則鳴”了。作者要闡述的是識馬的重要性,然而作者沒有僅著眼于名馬,相反,落筆于識馬的人——伯樂。要成為一名善于識馬的伯樂談何容易!在那個世道,掌管馬的人不了解馬的習性、駕馭不得要領(lǐng)的現(xiàn)象是屢見不鮮的。在文章里,作者對那種“策之不以其道”的做法是深感不平的,這是一種糟蹋,由此而產(chǎn)生“憤”,然而“食之不能盡其材”也是一種糟蹋,作者由此而“憤”的同時,對那種不關(guān)心不愛護馬的做法和那些掌馬人進行了強烈的譴貴。至于“鳴之而不能通其義”,對此,作者簡直是“憤”到極點了。那些掌管名馬的人竟然麻木不仁到對馬的嘶鳴也不知所以、無動于衷了。在這里,作者的“憤”是通過兩方面來表現(xiàn)的,一方面是寫人,寫對這號人的憤懣,寫這號人的昏庸;另一方面也是寫馬,寫馬己經(jīng)忍受不住這種折磨,因此,馬的嘶鳴是對壓抑的抗爭,是對知音的呼喚。一邊折磨馬,一邊卻“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文章最后一段在生動的寫照中進行了絕妙的諷刺。這里面沒有事件和情節(jié)的發(fā)展步驟,但這一細節(jié)描寫,卻把那些有眼無珠的愚蠢昏庸的“執(zhí)策者”——封建當?shù)勒叩男蜗笪┟钗┬さ毓蠢赵诋嬅嫔狭?。末?ldquo;鳴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是反潔,也是呵斥,這一筆警拔卓絕,文盡而韻不盡,起到了“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在字面上看到的是一件事,在字外卻能由此類推看到許多事。)”的作用。
《馬說》一文共有三個自然段?,首段說明伯樂對千里馬?命運的決定作用,二段揭示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是“食馬者”的無知,最后是對“執(zhí)策者”的不知馬進行辛辣的嘲諷。文章先說明全篇主旨,再加以解釋和發(fā)揮,層次分明,說理透徹,步步深化。三“難”三“憤”又使文章多作轉(zhuǎn)折,波瀾跌宕。行文多變,既有如“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的文意上的變化,又有“是馬也……安求其能千里也”的陳述語氣、感嘆語氣間錯為用的句法方面的變化。文章主要運用議論,但沒有通篇直說理念,而是運用警句式議論,寓哲理于形象之中,深入淺出,具有很強的說服力。
《馬說》一文的文字流暢明快,筆力雄健,文短氣長,它所蘊藉的思想性和感情的容量很大,給予讀者的聯(lián)想十分豐富,是一篇思想性和藝術(shù)性都很成功的作品,不失為我國古代文學寶庫中的珍品。